經濟大蕭條: 時期、原因、影響、政策與全球影響

目錄:
1. 什麼是經濟大蕭條?它發生在什麼時候?
2. 是什麼導致了 1929 經濟大蕭條?
3. 經濟大蕭條時期是什麼時候?大蕭條實際持續了多久?
4. 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總統是誰?
5. 經濟大蕭條結束的原因是什麼?
6. 經濟大蕭條期間的失業率是多少?
7. 經濟大蕭條期間有多少人失業?
8. 經濟大蕭條時期的新政是什麼?
9. 新政如何幫助緩解經濟大蕭條?
10. 人們是如何度過經濟大蕭條的?
11. 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12. 經濟大蕭條時期人們吃什麼?
13. 經濟大蕭條期間死了多少人?
14. 經濟大蕭條的影響是什麼?
15. 經濟大蕭條發生在哪裡?
16. 經濟大蕭條期間有多少銀行倒閉?
17. 為什麼銀行會在經濟大蕭條時期倒閉?
18. 經濟大蕭條時期政府如何提供協助?
19. 經濟大蕭條期間少數族裔為何處於不利地位?
20. 為什麼經濟大蕭條影響深遠??
21. 經濟大蕭條對全球產生了哪些影響?

面對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之一的1929年經濟大蕭條,許多人都會思考「經濟大蕭條怎麼辦?」本文將帶您回顧經濟大蕭條的原因、背景與影響,同時探討若類似危機再次發生,我們應如何應對,幫助提升風險意識與防範能力。

  1. 什麼是經濟大蕭條?它發生在什麼時候?

經濟大蕭條,又稱大蕭條、經濟大恐慌),開始發生於1929年,並持續了整個1930年代,直到二戰爆發前夕才逐漸結束。它是20世紀最嚴重的全球經濟蕭條,起因於1929年10月美國股市崩盤引發經濟大恐慌,隨後導致銀行倒閉、工廠關閉、大量失業和經濟活動大幅萎縮,波及全球多個國家,造成長達十年的經濟困境。

  1. 是什麼導致了 1929 經濟大蕭條?

導致大蕭條的一些關鍵因素包括:

  1. 股市崩盤:

1929年10月,美國股市經歷了歷史上最嚴重的崩盤之一,特別是在「黑色星期二」(10月29日)當天,道瓊工業指數暴跌造成經濟大恐慌,引發投資者恐慌性拋售。這次股市崩盤不僅造成大量投資者財富蒸發,也成為經濟大蕭條爆發的重要誘因,導致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和失業率飆升,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1. 生產過剩和消費不足:

1920年代美國工業快速擴張,生產能力大幅提升,但工人的薪資增長有限,導致大部分民眾的購買力不足以消化市場上大量的產品。結果企業積壓大量庫存,產品滯銷,銷售下降,企業利潤下滑,不得不減產甚至裁員。這種供過於求與需求不足的矛盾,進一步加劇了經濟蕭條和失業問題,形成惡性循環,推動大蕭條的持續惡化。

  1. 銀行倒閉:

20世紀20年代,許多銀行槓桿率過高,利用借來的資金發放高風險貸款。隨著股市崩盤及經濟大恐慌的爆發,許多銀行面臨資產價值大幅縮水和大量存款人提款的壓力,導致流動性嚴重不足。
銀行無法應付大量提款,紛紛倒閉,進而引發恐慌性擠兌,造成更多銀行陷入困境。銀行倒閉削弱了信貸供應,使企業和個人難以取得資金支持,投資與消費持續萎縮,形成惡性連鎖反應,進一步擴大並延長了經濟蕭條的範圍與持續時間。

  1. 農業蕭條:

1920年代後期,美國農產品價格持續下跌,農民收入大幅減少,導致農業經濟陷入困境。隨著需求減弱和債務負擔沉重,許多農場無法償還貸款,被迫被銀行收回或關閉。此外,1930年代初的嚴重乾旱和塵暴災害(如美國中西部的「塵暴時代」)更使農業生產受到嚴重破壞,農村經濟雪上加霜,農民生活困苦,農業地區的蕭條加劇了全美國的經濟衰退。

  1. 政府政策:

經濟大蕭條的成因複雜且多元,至今歷史學家與經濟學家仍對其具體原因持續探討與辯論。其中,不少專家指出,政府政策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特別是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聯準會實施的貨幣緊縮政策,大幅限制了信貸供應,使企業融資變得更加困難,進而加劇了經濟蕭條的深度與持續時間。

此外,政府推行的保護主義關稅政策和對銀行危機的反應遲緩,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經濟的復甦。綜觀各方觀點,大蕭條並非單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種經濟、金融及政策因素交織而成的結果。

1929-Stock-Market-Crash

  1. 經濟大蕭條時期是什麼時候?大蕭條實際持續了多久?

經濟大蕭條自1929年股市崩盤開始,持續約十年,直到1939年左右才逐漸結束。

然而,不同國家和地區所遭受的蕭條嚴重程度與持續時間存在顯著差異。在美國,大蕭條始於1929年,並持續整個1930年代,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才逐步走出困境。英國同樣深受影響,失業率長期居高不下,經濟成長緩慢,直到1939年戰爭爆發才有所改善。相較之下,德國等部分國家在大蕭條初期受到的衝擊較輕微,但自1930年代中期起,經濟困境逐漸加深,影響日益嚴重。整體而言,大蕭條的持續時間與影響範圍呈現出顯著的地域差異,反映出各國經濟結構與政策應對的不同。

  1. 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總統是誰?

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美國總統主要是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和富蘭克林·D·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赫伯特·胡佛:任期從1929年到1933年,正值經濟大蕭條爆發的初期。他面對大蕭條的爆發,采取了有限的救濟措施,但普遍被認為應對不力,未能有效緩解經濟危機。
富蘭克林·D·羅斯福:1933年起任總統,推動著名的「新政」(New Deal),通過一系列積極的政府干預和公共工程計劃,試圖重振經濟和提供社會救濟,成為大蕭條時期美國經濟復甦的重要推手。
因此,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總統主要是這兩位,胡佛負責初期應對,羅斯福則帶領國家走向復甦。

franklin-d-roosevelt-three-quarters-length-portrait-seated-on-porch-facing

  1. 經濟大蕭條結束的原因是什麼?

大蕭條的結束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其中包括:

  1.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濟動員幫助結束了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大蕭條。戰爭方面的大量支出創造了就業機會並刺激了經濟,導致經濟復甦。

  1. 財政與貨幣政策:

政府和中央銀行的政策也在結束大蕭條中發揮了作用。在美國,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的新政計畫和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有助於穩定經濟並減少失業率。

  1. 科技與生產力進步:

創新和技術改進,例如汽車的廣泛採用和新製造技術的引入,有助於提高經濟的生產力和效率。

  1. 國際貿易:

國際貿易的復甦和新市場的成長也為大蕭條的結束做出了貢獻,因為出口需求增加,經濟成長新機會出現。

整體而言,大蕭條的結束是一個由各種經濟、政治和社會因素影響的複雜過程。這些因素在結束蕭條中的確切作用仍在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之間爭論。

World War II _ Washington National Guard during World War II

  1. 經濟大蕭條期間的失業率是多少?

1933年失業率達頂峰24.9%。

高失業率持續了好幾年,即使到了1939年,經過多年的各種新政計劃,失業率仍然是17.2%。

Unemployed-men-during-the-Great-Depression

  1. 經濟大蕭條期間有多少人失業?

多達 1500 萬美國人失業,約佔勞動力的四分之一。

失業率多年來一直居高不下,直到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且經濟轉入戰時狀態後才下降。

大蕭條也嚴重影響了其他國家的就業,全世界許多人在 1920 世紀 30 年代經歷了失業和經濟困難。

  1. 經濟大蕭條時期的新政是什麼?

新政是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為因應大蕭條而推出的一系列經濟計畫和改革。 1933年推出新政,旨在穩定美國經濟。它由廣泛的政策和計劃組成,包括:

  1. 緊急銀行法:

該法案於 1933 年通過,旨在透過向面臨破產危險的銀行提供聯邦援助來穩定銀行體系。

  1. 民間保護團 (CCC):

該計劃僱用年輕人從事保護工作,例如重新造林和侵蝕控制。

  1. 聯邦緊急救濟管理局 (FERA):

該機構直接援助失業者和有需要的人,包括食物和其他必需品。

  1. 農業調整法(AAA):

該法案旨在透過向農民支付減少農作物種植面積的費用來穩定農產品價格。

  1. 國家復興管理局(NRA):

該機構旨在透過制定全行業的工資、價格和工作條件標準來促進經濟復甦。

  1. 工程進度管理局 (WPA):

該計劃為道路、橋樑和公共建築等公共工程項目中的數百萬失業工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新政計畫對美國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有助於穩定金融體系、減少失業、緩解困難群眾。

然而,新政的有效性和影響一直是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爭論的議題。

1933-Civilian Conservation-Corps

  1. 新政如何幫助緩解經濟大蕭條?

  1. 創造就業機會:

新政透過工程進步管理局等計劃創造了數百萬個就業機會,並透過增加政府在公共工程項目上的支出間接創造了數百萬個就業機會。

  1. 金融改革:

新政引入了一系列金融改革,以穩定銀行體系並預防未來的經濟危機。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成立是為了為銀行存款提供保險,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成立是為了監管證券業。

  1. 救濟計劃:

新政推出了一系列直接援助失業和貧困人口的救濟計劃。這些計劃包括聯邦緊急救濟管理局 (FERA) 和平民保護隊 (CCC),它們為有需要的人提供食物、住所和就業機會。

  1. 農業改革:

《農業調整法案》(AAA)旨在透過向農民支付減少農作物種植面積的費用來穩定農產品價格。這項計畫有利於增加農民收入,穩定農業產業。

然而,新政的影響和有效性一直是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爭論的議題。

1933 Civilian Conservation Corps (CCC) removing Ribes

  1. 人們是如何度過經濟大蕭條的?

大蕭條時期是美國經濟極度困難的時期,許多人都在為維持生計而苦苦掙扎。以下是人們度過大蕭條的一些方法:

  1. 搶糧處和施粥處:

許多慈善機構和社區組織設立了救濟中心和施粥處,為那些買不起食物的人提供食物。

  1. 庇護所和無家可歸者:

無家可歸是大蕭條時期的一個主要問題,許多人住在棚戶區和胡佛村,這些都是無家可歸者的臨時社區。

  1. 社區支持:

大蕭條期間,許多社區聚集在一起互相幫助。人們共享資源,交換商品和服務,並互相照顧。

  1. 農業和園藝:

有些人透過種植糧食度過了大蕭條。那些擁有土地和資源的人可以種植農作物並飼養動物作為食物。

  1. 政府計劃:

新政推出了一系列政府計畫來幫助那些遭受失業和貧困的人。這些計劃,例如民間保護團 (CCC) 和工程進步管理局 (WPA),為數百萬人提供了就業和救濟。

schoolchildren-line-up-for-free-issue-of-soup-and-a-slice-of-bread-in-the-depression

  1. 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1. 失業:

大蕭條時期失業現象十分普遍,失業率高達 25%。許多人失業並努力尋找工作,導致貧窮和無家可歸。

  1. 貧窮與無家可歸:

許多人買不起食物和住所等必需品,無家可歸的情況很常見。棚戶區和胡佛村這些無家可歸者的臨時社區在許多城市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1. 飢餓和營養不良:

大蕭條期間許多人挨餓,營養不良是一個普遍問題。慈善機構和社區組織設立施粥廚房和搶糧處,為有需要的人提供食物。

  1. 移民:

許多人被迫離開家園和社區去工作或改善生活條件。這導致人們大規模地從農村地區遷移到城市,從一個地區遷移到另一個地區。

  1. 社會動盪:

大蕭條的經濟和社會動盪導致了社會動盪和政治激進化。抗議、罷工和騷亂屢見不鮮,許多人轉向極端主義政治運動尋求危機的解決方案。

Bread line forms during Great Depression 1930

  1. 經濟大蕭條時期人們吃什麼?

大蕭條期間,許多人難以負擔足夠的食物,飢餓和營養不良是常見問題。人們必須具有創造力和足智多謀才能湊合使用他們所擁有的東西。以下是一些大蕭條時期常見的食物:

  1. 湯:

在大蕭條時期,湯是一種很受歡迎的食物,因為它很便宜,而且可以用剩下的原料來做。許多施食處和慈善組織為有需要的人提供湯。

  1. 麵包:

麵包是大蕭條時期的主食,因為它便宜又飽足。人們經常把麵包帶回家,因為它比購買便宜。

  1. 馬鈴薯:

馬鈴薯是大蕭條時期人們普遍食用的另一種便宜又飽足的食物。它們可以煮、搗碎或油炸,並且經常被用作更昂貴食物的替代品。

  1. 豆子:

豆類是良好的蛋白質來源,通常用作肉類替代品。它們可以煮或烤,是湯和燉菜中的常見成分。

  1. 罐頭食品:

罐頭食品在大蕭條時期很受歡迎,因為它們便宜且保質期長。罐頭水果和蔬菜以及罐頭肉和魚經常用於膳食。

  1. 野味:

大蕭條期間,有些人以狩獵和捕魚為生。兔子、松鼠和魚等野生動物提供了難以取得的蛋白質來源。

black and white photo man doing plantation

  1. 經濟大蕭條期間死了多少人?

根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的數據,1929年至1933年,也就是經濟大蕭條最為嚴重的時期,美國的死亡率上升。尤其是一些特定死因的死亡率在此期間顯著增加,例如:

1. 根據《經濟史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1929 年至 1932 年間,美國的自殺率增加了約 30%。

2. 在大蕭條期間,營養不良和相關疾病的發生率也有所增加。據估計,1932-33 年冬季,光是紐約市就有多達 5,000 人死於營養不良。

3. 有些疾病,例如結核病,在大蕭條期間更為常見,因為惡劣的生活條件和營養不足削弱了人們的免疫系統。

雖然很難確切地說出有多少人死於大蕭條,但這些數字顯示了這段時期如何影響美國的公共衛生和死亡率。

  1. 經濟大蕭條的影響是什麼?

以下是大蕭條的一些主要影響:

  1. 經濟困難:

大蕭條導致了高失業率、普遍貧困和數百萬人的嚴重經濟困難。許多人失去了家園、儲蓄和工作,難以維持收支平衡。

  1. 社會與政治動盪:

大蕭條造成的經濟和社會混亂導致世界許多地區的社會和政治動盪。許多人對當時的政治和經濟體係不再抱持幻想,開始尋找替代性的治理和社會組織模式。

  1. 公共政策的變遷:

大蕭條導致公共政策發生重大變化,世界各國政府採取了各種措施來穩定經濟並支持有需要的人。這些政策包括美國的新政,擴大了社會福利計劃並投資公共工程項目以創造就業機會。

  1. 全球影響:

大蕭條深刻影響了全球經濟,世界各國都在努力應對經濟衰退。大蕭條導致了保護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抬頭,並最終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Per Capita Income Chart 1996 International Dollars

  1. 經濟大蕭條發生在哪裡?

它於1929年在美國開始,持續了十多年。

這種影響迅速蔓延到世界其他地區,包括歐洲、亞洲和拉丁美洲。

工業化國家的經濟收縮尤其嚴重,但對農業和發展中經濟體影響很大。

  1. 經濟大蕭條期間有多少銀行倒閉?

確切的數字很難確定,但據估計,1930 年至 1933 年間有超過 9,000 家銀行倒閉。

Great-depression

  1. 為什麼銀行會在經濟大蕭條時期倒閉?

大蕭條期間,銀行因多種原因倒閉,包括:

  1. 股市崩盤:

1929年的股市崩盤導致許多投資者虧損,從而導致消費者支出減少和經濟活動下降。經濟活動的減少反過來導致銀行存款減少。

  1. 銀行倒閉的連鎖反應:

一家銀行的倒閉可能會導致其他銀行倒閉的連鎖反應,因為儲戶會爭先恐後地提取資金。這導致人們對銀行體系失去信心並減少貸款。

  1. 過度猜測:

在大蕭條之前的幾年裡,許多銀行從事高風險的貸款行為,例如借錢給投資者購買股票。當股市崩盤時,許多貸款變得一文不值,導致銀行遭受重大損失。

  1. 農業危機:

大蕭條期間,農業部門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和嚴重乾旱導致大面積農場歉收。許多銀行向農民發放貸款,當這些貸款無法償還時,就會為銀行帶來重大損失。

政府透過改革和監管來穩定銀行體系,例如 1933 年成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FDIC),成功提升了存款人的信心,穩定了銀行體系,並防止了銀行擠兌。長期來看,它成為美國金融穩定的重要保障,有效幫助經濟逐步復甦。

  1. 經濟大蕭條時期政府如何提供協助?

政府在大蕭條期間提供的一些幫助包括:

  1. 新政:

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的新政是一系列旨在提供救濟、恢復和改革的計劃和政策。新政包括一系列舉措,例如民間保護團 (CCC)、工程進步管理局 (WPA) 和社會保障法,為在大蕭條期間掙扎的人們提供就業、援助和支持。

  1. 聯準會政策:

聯準會實施了多項政策來穩定銀行體系並刺激經濟成長。這些政策包括降低利率、增加貨幣供應量以及向陷入困境的銀行提供貸款。

  1. 農業項目:

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旨在幫助陷入困境的農民的計劃。這些計劃包括價格支持、補貼和農作物保險,有助於穩定農業部門並防止農場倒閉。

  1. 公共工程計劃:

政府實施了各種公共工程計劃以創造就業機會並刺激經濟成長。這些計劃包括道路、橋樑和其他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

  1. 銀行業改革:

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改革來穩定銀行體系,例如成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為存款提供保險並幫助恢復對銀行體系的信心。

儘管這些政策的有效性仍存在爭議,但它們在美國歷史上的困難時期穩定經濟和幫助人民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Roosevelt Signing the Social Security Act 1935 Newspaper

  1. 經濟大蕭條期間少數族裔為何處於不利地位?

少數族裔,特別是非裔美國人和拉丁裔,受到大蕭條的影響尤其嚴重,與美國白人相比,他們面臨顯著的劣勢。以下是大蕭條期間少數族裔處於不利地位的幾種方式:

  1. 就業歧視:

少數族裔在就業市場上面臨嚴重歧視,這使得在大蕭條期間找到工作變得更加困難。許多雇主拒絕僱用少數族裔或只僱用他們從事低薪工作。

  1. 獲得救濟計劃的機會有限:

許多新政計劃旨在緩解最貧困的美國人的需求,但少數族裔獲得這些計劃的機會往往有限。例如,一些新政計劃將農業和家政工人排除在外,而這些工作是許多少數族裔所從事的。

  1. 種族暴力:

在美國許多地區,少數族裔面臨來自美國白人的暴力和歧視。這可能包括私刑、種族騷亂和其他形式的暴力,使少數族裔更難找到工作或獲得援助。

  1. 住房歧視:

少數族裔往往被限制在隔離的社區,在購買或租房時面臨歧視。這使得少數族裔在大蕭條期間更難找到穩定的住房。

Vegetable workers migrants waiting after work to be paid

  1. 為什麼經濟大蕭條影響深遠?

大蕭條是世界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原因如下:

  1. 經濟影響:

大蕭條是工業化世界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持續了十多年,造成了廣泛的經濟困難。它對世界經濟產生了持久影響,並改變了經濟理論和政策。

  1. 社會影響:

大蕭條深刻影響了美國社會。它導致失業、貧困和無家可歸者大量增加,並迫使許多人改變生活方式。

  1. 政治影響:

大蕭條對塑造 20 世紀的政治格局發揮了關鍵作用。它導致了歐洲獨裁政權的崛起。它促進了美國福利國家的出現。

  1. 得到教訓:

大蕭條導致了對經濟理論和政策的重新思考,並促使開發新的工具和機構來幫助預防類似的危機。

History Building A Better America

  1. 經濟大蕭條對全球產生了哪些影響?

以下是它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1. 國際貿易:

美國經濟活動下降導致國際貿易急劇下降,因為依賴對美國出口的國家市場枯竭。

  1. 銀行與金融:

導致大蕭條的金融危機是一種全球現象,世界各地許多銀行倒閉或面臨嚴重的財務困難。

  1. 失業:

大蕭條期間美國的高失業率導致商品和服務需求下降,影響全球許多其他國家。

  1. 政治格局動盪不安:

大蕭條導致許多國家威權政權的崛起,包括德國、義大利和日本。它也對許多其他國家的政治產生了重大迴響或改革。

  1. 國際合作:

大蕭條導致各國之間的合作增加,因為許多國家意識到需要採取協調行動來應對經濟危機。

發生經濟大蕭條該怎麼辦?

當經濟大蕭條來臨時,民眾應保持理性,控制消費支出,建立緊急備用金以應對突發經濟風險。同時,建議多元化資產配置,降低單一投資風險,避免過度負債。積極提升個人技能與專業能力,以增強就業競爭力和收入穩定性。此外,關注政府政策和市場動向,及時調整理財策略。透過這些措施,個人可有效降低經濟衰退帶來的衝擊,提升財務安全與抗風險能力。

另一方面,面對經濟大蕭條,政府、金融機構與企業的協同應對同樣關鍵。政府應迅速推動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加公共投資,刺激內需,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以減輕民眾負擔。中央銀行需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降低利率,保持市場流動性,防止信貸緊縮。金融監管應加強,確保銀行體系穩健,防範系統性風險。同時,推動經濟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提高整體經濟韌性。社會各界也應提高風險意識,強化危機應對能力,以減緩經濟衰退影響,促進經濟早日復甦。

透過模擬帳戶更了解經濟事件

您是否希望更了解經濟事件如何影響金融市場?立即開設模擬帳戶並獲得實務經驗,而無需冒任何辛苦賺來的錢的風險。 VYNTOR在堅實的交易平台上提供所有主要金融產品,以練習不同的策略,同時仍可從 VYNTOR 提供的指南或免費培訓材料中學習。因此,立即免費取得您的模擬交易帳戶!

VYNTOR

VYNTOR UK 公司 (AT Global Markets (UK) Ltd.)  專注於發展機構業務及專業投資者,並未接受零售客戶開戶在英國金融行為監理局 (FCA) 牌照下。

申請專業客戶請聯絡 [email protected]

VYNTOR

🌍 Welcome to VYNTO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trading experience in Iraq, please visit our localized website:

There, you’ll find all products, services, and contact information tailored specifically for you. Thank you for choosing VYNTOR!

VYNTOR

Restrictions on Use

Products and Services on this website /en-ae/ are not suitable
in your country. Such information and materials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or
constitute a distribution, an offer, or a solicitation to buy or sell any investments.
Please visit /en/ to proceed.

VYNTOR

使用限制

本网站的产品及服务不适合英国居民。网站内部的信息和素材不应被视为分销,要约,买入或卖出任何投资产品。请继续访问 /en/

VYNTOR

Restrictions on Use

Products and Services on this website are not suitable for the UK residents. Such information and materials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or constitute a distribution, an offer, or a solicitation to buy or sell any investments. Please visit /en/ to proceed.

VYNTOR

Restrictions on Use

Please note, you may be accessing this page from outside Australia. Products and Services on /en-au/  may not be suitable in your country.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an offer, solicitation, or distribution for any investments.

Restrictions on Use

Products and Services on /en-au/ are not suitable in your country.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an offer, solicitation, or distribution for any investments.

Choose another region to see content specific to your location.

VYNTOR

Restrictions on Use

Products and Services on this website are not available for Hong Kong investors and not related to any corporation licensed by the Securities and Futures Commission in Hong Kong.

All the information and materials posted on this website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or constitute a distribution, an offer, solicitation to buy or sell any investments.

使用限制:本網站的產品及服務不適用於香港投資者及與任何香港證監會持牌公司無關。

網站內部的信息和素材不應被視為分銷,要約,買入或賣出任何投資產品。

VYNTOR

Restrictions on Use

AT Global Markets (UK) Limited does not offer trading services to retail clients.
If you are a professional client, please visit https://www.vyntor.com/